pzgc2023
-
保障性质量通病-结构篇
坚持样板引路 加强材料管理 在工程建设中,根据施工规范及设计图纸要求将商品混凝土中水泥及各类外掺料用量、钢筋原材料规格、重量、抗震等级等质量控制参数列入材料采购合同中,从源头把好材料质量关。工程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及时进行检测、验收、复试、挂牌、分类堆放等日常管理工作,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确保用于工程的所有材料都是合格的。 严格材料进场的审批和进场验收程序,严格按照规范取样复试;进场材料有序堆放,标牌清晰,避免错用漏用。 钢筋下料准确、加工合格 单位长度内的重量须满足规定要求,严禁出现瘦身钢筋。 砼浇
-
剪力墙、梁、板模板标准化做法
剪力墙、梁、板模板标准化做法 剪力墙模板标准化做法 一、剪力墙螺杆间距 模板集中钻眼 1.1层高3米的标准层墙体应设置5~6道水平加固螺杆,水平加固螺杆间距不得大于500mm,最底下一道离地不得大于200mm,最上面一道离板底不得大于250mm。 1.2对拉螺杆采用Ф12螺杆,底下三道加固箍应采用两个螺帽加固,防止螺帽因震动而松动。 二、剪力墙支模 2.1剪力墙龙骨应采用通长50*90进口方木、5#槽钢或40*60*3,0方管加固,净空间距不得大于200mm;所有模板拼缝处均应设置和槽钢或方管同规格进方木加固,防止漏浆。 2.2所有剪力墙应设置保证墙体垂直度的斜撑,防止在浇混凝土
-
建筑工程楼梯模板施工工艺统一做法
建筑工程楼梯模板施工工艺统一做法 1、楼梯起步施工缝统一作法 2、楼梯支撑体系统一作法 3、无侧墙楼梯模板统一作法 4、有侧墙楼梯模板统一作法 5、楼梯成型效果
-
混凝土工程施工标准化做法图解
混凝土工程施工标准化做法图解 施工机具 A1:混凝土墙柱浇筑时,从下往上采用人工敲击模板,锤击间距200mm,边浇筑边锤击,有效控制表面气泡、蜂窝、麻面产生 A2:墙柱超过2m,必须采用两次或两次以上分层浇筑完成,严禁一次浇筑 A3: 墙柱边混凝土收面标高、平整度控制在3mm以内 A4: 墙柱混凝土凿毛,表面凿毛面积70% A5: 墙柱单侧或两侧为吊模时,在阴角根部的位置增加钢丝网可有效防治烂根现象 A6: 墙柱在支模前采用海棉垫做微调(只适用于平整度在5mm以内) A7: 墙在降板位置单侧为吊模时,模板、木方下到底部,利用钢管对撑顶紧 A8: 外墙模板支设前在上下层模
-
混凝土工程标准化实施图集
混凝土工程标准化实施图集 1. 混凝土结构成型效果 板成型效果 梁、柱成型效果 剪力墙成型效果地面 外墙构件成型效果 1.1 混凝土观感质量要内坚外美,达到清水效果。包括整体混凝土密实整洁, 面层平整,棱角整齐平直,梁柱节点、墙板交角线面顺直清晰,起拱线、面平 顺。无蜂窝、麻面、掉皮、孔洞、无漏浆、跑模、错台、烂根、裂缝、结构表 面无气泡或轻微气泡且不集中,门窗洞口方正标高一致,结构断面尺寸准确。 1.2 商品混凝土在浇捣过程中严禁加水,超过水泥初凝时间的混凝土禁止使用。 1.3 混凝土灌注入模,竖向结构混凝土灌注前,应先均匀虚铺
-
CJJ201-2013(4限界)
4 限 界 4.1 一般规定 4.1.1 各专业轨旁设备和管线安装后应分专业检测限界,并宜按本规范附录A表A.1做好记录。 4.1.2 轨行区所有专业施工完成并通过分部工程验收后应进行限界检查,并宜按本规范附录A表A.2提交限界检查报告表。 4.1.3 线路开通试运行前,必须确认所有设备和管线不侵入设备限界。 4.1.4 限界应采用测量仪器或限界检测车(以下简称检测车)相结合方式进行检测。 4.1.5 当采用测量仪器检测时,应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对测量仪器进行检定。应采用施工图的设计线路中心线及轨面作为测量基准线及基准面。 4.1.6 检测车宜安装声电感应报警器。检测车检测前,
-
CJJ201-2013(3基本规定)
3 基本规定 3.0.1 工程施工前应进行测量,应满足建筑施工和设备安装偏差的要求。 3.0.2 各专业开工前,应具备下列条件: 1 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已审查并交底,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能满足施工需要; 2 已向质量、安全监督部门完成相关报监工作; 3 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已经批准,且已交底; 4 根据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已进行现场核对和施工测量; 5 主要材料、设备的供应已基本落实,机具、劳力能满足施工需要; 6 前期工程已基本完成,能满足施工要求; 7 临建房屋、工程用水、用电、施工场地、运输通道等已妥善解决; 8 开工报告已批准,开工日期已确定。 3.0.3 设备安装的
-
CJJ 201-2013直线电机轨道交通施工及验收规范
《直线电机轨道交通施工及验收规范CJJ 201-2013》 强条 4限界 4.3区间 4.3.4 受流器、集电靴和混凝土结构体、车体之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表4.3.4的规定。 表4.3.4 受流器、集电靴和混凝土结构体、车体之间的最小净距 条文说明 4.3.4 受流器(集电靴)是带电体,在此高度范围内的轨旁设备,应满足电气绝缘距离。表中数据是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直线电机牵引系统设计规范》CJJ 167编制而成。轨道交通轨行区的土建施工、机电设备和管线安装等所有专业必须遵守表4.3.4中最小净距的规定。施工完成时必须按表中规定的数值对工程进行检查。 强条 12.3 安 装 12.3.1 感应板顶面高程
-
CJJ266-2017城市轨道交通梯形轨枕轨道工程施工验收
《城市轨道交通梯形轨枕轨道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CJJ 266-2017》 强条 4.6 底座施工 4.6.11 底座混凝土强度达到5MPa前,严禁拆除钢轨支撑架;达到设计强度的70%前,严禁在轨道上行驶车辆和承重。 条文说明 4.6.11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若底座混凝土强度达到5MPa前拆除钢轨支撑架,在梯形轨枕轨排的自重荷载作用下,底座会产生变形或碎裂,造成轨道静态几何尺寸不可恢复的严重变化,通过扣件无法调整达标,从而造成梯形轨枕受力不均,严重影响梯形轨枕轨道的使用功能,甚至危及行车安全。 若底座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前,在轨道上行驶车辆和承重,亦会对底座
-
GB50382-2016城市轨道交通通信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82-2016 》 强条 3 基本规定 3.1.5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工程中,凡有区间设备安装侵入设备限界,或车载设备安装超出车辆限界的,不得验收。 条文说明 3.1.5 为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和设备设施的安全,城市轨道交通规定了严格的设备限界和车辆限界,侵入设备限界或超出车辆限界的情况是不允许的。《地铁设计规范》GB 50157-2013第16.1.13条从设计角度提出了不侵限的技术要求。原则上,按设计规定施工,就不会侵限,本条从施工规范和验收角度提出实施要求。施工验收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为确保强制性条文的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