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混凝土(一般规定及检验标准)

7 混 凝 土 7.1 一 般 规 定 7.1.1 混凝土强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 107 的规定检验评定。 7.1.2 混凝土宜使用非碱活性骨料,当使用碱活性骨料时,混凝土的总碱含量不宜大于 3kg/m3;对 大挢、特大桥梁总碱含量不宜大于 1.8kg/m3;对处于环境类别属三类以上受严重侵蚀环境的桥梁,不得使用碱活性骨料,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应按表 7.1.2 确定。 7.1.3 混凝土的强度达到 2.5MPa 后,方可承受小型施工机械荷载,进行下道工序前,混凝土应达到相应的强度。 7.13 检 验 标 准 主 控 项 目 7.13.1 水泥进场除全数检验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外,应对其强度、

  7 混 凝 土

  7.1 一 般 规 定

  7.1.1 混凝土强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 107 的规定检验评定。

  7.1.2 混凝土宜使用非碱活性骨料,当使用碱活性骨料时,混凝土的总碱含量不宜大于 3kg/m3;对 大挢、特大桥梁总碱含量不宜大于 1.8kg/m3;对处于环境类别属三类以上受严重侵蚀环境的桥梁,不得使用碱活性骨料,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应按表 7.1.2 确定。
7 混凝土(一般规定及检验标准)

  7.1.3 混凝土的强度达到 2.5MPa 后,方可承受小型施工机械荷载,进行下道工序前,混凝土应达到相应的强度。

  7.13 检 验 标 准

  主 控 项 目

  7.13.1 水泥进场除全数检验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外,应对其强度、细度、安定性和凝固时间抽样复验。

  检验数量:同生产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同出厂日期且连续进场的水坭,散装水 泥每 500t 为一批,袋装水泥每 200t 为一批,当不足上述数量时,也按一批计,每批抽样不少于 1 次。

  检验方法:检查试验报告。

  7.13.2 混凝土外加剂除全数检查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外,应对其减水率、凝结时间差、抗压强度 比抽样检验。检验数量:同生产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且连续进场的外加剂,每 50t 为一批, 不足 50t 时,也按一批计,每批至少抽检 1 次。 检验方法:检查试验报告。

  7.13.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 7.3 节规定。检查数量:同强度等级、同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各检查 1 次。

  检验方法:检查配合比设计选定单、试配试验报告和经审批后的配合比报告单。

  7.13.4 当使用具有潜在碱活性骨料时,混凝土中的总碱含量应符合本规范第 7.1.2 条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每一混凝土配合比进行 1 次总碱含量计算。 检验方法:检查核算单。

  7.13.5 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 107 的规定检验评定,其结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拌制 100 盘且不超过 10Om3的同配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 1 次;

  2 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 100 盘时,取样不得少于 1 次;

  3 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 1 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检验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试验报告。

  7.13.6 抗冻混凝土应进行抗冻性能试验,抗渗混凝土应进行抗渗性能试验。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J 82 的规定。 检验数量:混凝土数量小于 250m3,应制作抗冻或抗渗试件 1 组(6 个);250~500m3,应制作 2 组。 检验方法:检查试验报告。

  一 般 项 目

  7.13.7 混凝土掺用的矿物掺合料除全数检验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外,应对其细度、含水率、抗压 强度比等项目抽样检验。

  检验数量:同品种、同等级且连续进场的矿物掺合料,每 200t 为—批,当不足 20Ot 时,也按一批计,每批至少抽检 1 次。

  检验方法:检查试验报告。

  7.13.8 对细骨料,应抽样检验其颗粒级配、细度模数、含泥量及规定要求的检验项,并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 的规定。

  检验数量:同产地、同品种、同规格且连续进场的细骨料,每 400m3或 600t 为一批,不足 400m3 或 600t 也按一批计,每批至少抽检 1 次。

  检验方法:检查试验报告。

  7.13.9 对粗骨料,应抽样检验其颗粒级配、压碎值指标、针片状颗粒含量及规定要求的检验项,并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 的规定。

  检验数量:同产地、同品种、同规格且连续进杨的粗骨料,机械生产的每 400m3或 600t 为一批, 不足 400m3成 600t 也按一批计;人工生产的每 200m3或 300t 为一批,不足 200mm3或 300t 也按为一 批计,每批至少抽检 1 次。

  检验方法:检查试验报告。

  7.13.10 当拌制混凝土用水采用非饮用水源时,应进行水质检测,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 的规定。

  检验数量:同水源检查不少于 1 次。

  检验方法:检查水质分析报告。

  7.13.11 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应符合设计配合比要求。

  检验数量:每工作班不少于 1 次。

  检验方法:用坍落度仪检测。

  7.13.12 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7.13.12 的规定。
7 混凝土(一般规定及检验标准)

 

原创文章,作者:中建品质工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inzhigc.com/flfg/shizhenggongcheng/chengshiqiaolianggongcheng/chengshiqiaolianggongch/819.html

Like (0)
Previous 2020年3月13日
Next 2020年3月13日

相关推荐

  • 18 悬索桥(一般规定及检验标准)

    18 悬 索 桥 18.1 一 般 规 定 18.1.1 施工前应根据悬索桥的构造和施工特点,有计划地做好构件的加工、特殊机械设备的设计制 作和必要的试验等施工准备工作。 18.1.2 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对成桥结构线形及内力进行监控,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18.8 检 验 标 准 18.8.1 悬索桥施工中涉及模板与支架、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质量检验应符合本规范第 5.4、 6.5、7.13、8.5 节规定。 18.8.2 现浇混凝土索塔施工质量检验应符合本规范第 17.5.2 条有关规定。 18.8.3 锚碇锚固系统制作质量检验应符合本规范第 14.3 节有关规定,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 般 项 目 1 预应力锚固系统制作

    2020年3月14日
  • 4 测量(一般规定)

    4 测量 4.1 一般规定 4.1.1施工测量开始前应完成下列工作: 1学习设计文件和相应的技术标准,掌握设计要求。 2办理桩点交接手续。桩点应包括:各种基准点、基准线的数据及依据、精度等级。施丁单位应进行现场踏勘、复核。 3根据桥梁的形式、跨径及设计要求的施工精度、施工力案,编制工程测量方案,确定在利用原设计网基础上加密或重新布设控制网。补充施工需要的水准点、桥涵轴线、墩台控制桩。 4对测量仪器、设备、工具等进行符合性检查,确认符合要求。严禁使用未经计量检定或超过检定有效期的仪器、设备、工具。 4.1.2开工前应对基准点、基准线和

    2020年3月13日
  • 5 模板、支架和拱架(检验标准)

    5.4 检 验 标 准 主 控 项 目 5.4.1 模板、支架与拱架制作及安装应符合施工设计图(施工方案)的规定,且稳固牢靠,接缝严密, 立柱基础有足够的支撑面和排水、防冻融措施。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和钢尺量。 一 般 项 目 5.4.2 模板制作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5.4.2 的规定。 5.4.3 模板、支架和拱架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5.4.3 的规定。 注:1 H 为构筑物高度(mm),L 为计算长度(mm); 2 支承面高程系指模板底模上表面支撑混凝土面的高程。 5.4.4 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内模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2020年3月13日
  • 11 墩台(检验标准)

    11 墩 台 11.5 检 验 标 准 11.5.1 墩台施工涉及的模板与支架、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砌体质量检验应符合本规范第 5.4、6.5、7.13、8.5、9.6 节的规定。 11.5.2 墩台砌体质量检验应符合本规范第11.5.1 条规定,砌筑墩台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1.5.2 的规定。 一 般 项 目 11.5.3 现浇混凝土墩台质量检验应符合本规范第 11.5.1 条规定,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主 控 项 目 1 钢管混凝土柱的钢管制作质量检验应符合本规范第 10.7.3 条第 2 款的规定。 2 混凝土与钢管应紧密结合,无空隙。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手锤敲击检查或检查超声波检测报告。 一 般 项 目 3 现浇混凝

    2020年3月13日
  • 15 结合梁(一般规定及检验标准)

    15 结 合 梁 15.1 一 般 规 定 15.1.1 现浇混凝土结构宜采用缓凝、早强、补偿收缩混凝土。 15.1.2 桥面混凝土表面应符合纵横坡度要求,表面光滑、平整,应采用原浆抹面成活,并在其上直接做防水层。不宜在桥面板上另做砂浆找平层。 15.1.3 施工中,应随时监测主梁和施工支架的变形及稳定,确认符合设计要求;当发现异常应立即 停止施工并采取措施。 15.4 检 验 标 准 15.4.1 钢主梁制造、安装质量检验应符合本规范第 14.3 节确关规定。 15.4.2 混凝土主梁预制与安装质量检验应符合本规范第 13.7.3 条规定。 15.4.3 现浇混凝土施工中涉及模板与支架,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

    2020年3月14日
  • 22 装饰与装修(一般规定及检验标准)

    22 装饰与装修 22.1 一 般 规 定 22.1.1 饰面与涂装材料的性能与环保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其品种、规格、强度和镶贴、涂饰方法以及图案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22.1.2 饰面与涂装应在主体或基层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施工。饰面与涂装施工前,应将基体表面的灰尘、污垢、油渍等清除干净。 22.1.3 饰面与涂装施工时的环境温度和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抹灰、镶贴板块饰面不宜低于 5℃; 2 涂装不宜低于 8℃; 3 胶粘剂饰面不宜低于 10℃; 4 施工环境相对湿度不宜大于 80%。 22.4 检验标准 22.4.1 水泥砂浆抹面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主 控 项 目 1 砂浆的强度应符

    2020年3月14日
  • 23 工程竣工验收

    23 工程竣工验收 23.0.1 开工前,施工单位应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将工程划分为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和检验批,作为施工质量检查、验收的基础,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建设单位招标文件确定的每一个独立合同应为一个单位工程。当合同文件包含的工程内容较多,或工程规模较大、或由若干独立设计组成时,宜按工程部位或工程量、每一独立设计将单位工程分成若干子单位工程。 1 单位(子单位)工程应按工程的结构部位或特点、功能、工程量划分分部工程。分部工程的规模较大或工程复杂时宜按材料种类、工艺特点、施工工法等,将分部工程划为若干子分部工程

    2020年3月14日
  • 19顶进箱涵(一般规定及检验标准)

    19 顶 进 箱 涵 19.1 一 般 规 定 19.1.1 箱涵顶进宜避开雨期施工,如需跨雨期施工,必须编制专项防洪排水方案。 19.1.2 顶进箱涵施工前,应调查下列内容: 1 调查现况铁道、道路路基填筑、路基中地下管线等情况及所属单位对施工的要求。 2穿越铁路、道路运行及设施状况。 3 施工现场现况道路的交通状况,施工期间交通疏导方案的可行性。 19.1.3 施工现场采取降水措施时,不得造成影响区建(构)筑物沉降、变形。降水过程中应进行监测, 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 19.4 检 验 标 准 19.4.1 箱涵施工涉及模板与支架、钢筋、混凝土质量检验应符合本规范第 5.4、6.5、7.13

    2020年3月14日
  • 9 砌体(检验标准)

    9 砌 体 9.6 检 验 标 准 主 控 项 目 9.6.1 石材的技术性能和混凝土砌块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同产地石材至少抽取一组试件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每组试件不少于 6 个);在潮湿和浸水地区使用的石材,应各增加一组抗冻性能指标和软化系数试验的试件。混凝士砌块抗压强度试验,应符合本规范第 7.13.5 条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试验报告。 9.6.2 砌筑砂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砂、水泥、水和外加剂的质量检验应符合本规范第 7.13 节的有关规定。 2 砂浆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每个构筑物、同类型、同强度等级每 100m3砌体为一批,不足

    2020年3月13日
  • 16 拱部与拱上结构(一般规定及检验标准)

    16 拱部与拱上结构 16.1 一 般 规 定 16.1.1 钢管混凝土拱桥、劲性骨架拱桥及钢拱桥的钢构件制造应符合本规范第 14 章的有关规定。 16.1.2 装配式拱桥构件在吊装时,混凝土的强度不得低于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不得低于设计 强度的 75%。 16.1.3 拱圈(拱肋)放样时应按设计规定预加拱度,当设计无规定时,可根据跨度大小、恒载挠度、拱架刚度等因素计算预拱度,拱顶宜取计算跨度的 1/500~1/1000。放样时,水平长度偏差及拱轴线偏差,当跨度大于 20m 时,不得大于计算跨度的 1/5000;当跨度等于或小于 20m 时,不得大于 4mm。 16.1.4 拱圈(拱肋)封拱合龙温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020年3月14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