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混凝土(一般规定及检验标准)

7 混 凝 土 7.1 一 般 规 定 7.1.1 混凝土强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 107 的规定检验评定。 7.1.2 混凝土宜使用非碱活性骨料,当使用碱活性骨料时,混凝土的总碱含量不宜大于 3kg/m3;对 大挢、特大桥梁总碱含量不宜大于 1.8kg/m3;对处于环境类别属三类以上受严重侵蚀环境的桥梁,不得使用碱活性骨料,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应按表 7.1.2 确定。 7.1.3 混凝土的强度达到 2.5MPa 后,方可承受小型施工机械荷载,进行下道工序前,混凝土应达到相应的强度。 7.13 检 验 标 准 主 控 项 目 7.13.1 水泥进场除全数检验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外,应对其强度、

  7 混 凝 土

  7.1 一 般 规 定

  7.1.1 混凝土强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 107 的规定检验评定。

  7.1.2 混凝土宜使用非碱活性骨料,当使用碱活性骨料时,混凝土的总碱含量不宜大于 3kg/m3;对 大挢、特大桥梁总碱含量不宜大于 1.8kg/m3;对处于环境类别属三类以上受严重侵蚀环境的桥梁,不得使用碱活性骨料,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应按表 7.1.2 确定。
7 混凝土(一般规定及检验标准)

  7.1.3 混凝土的强度达到 2.5MPa 后,方可承受小型施工机械荷载,进行下道工序前,混凝土应达到相应的强度。

  7.13 检 验 标 准

  主 控 项 目

  7.13.1 水泥进场除全数检验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外,应对其强度、细度、安定性和凝固时间抽样复验。

  检验数量:同生产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同出厂日期且连续进场的水坭,散装水 泥每 500t 为一批,袋装水泥每 200t 为一批,当不足上述数量时,也按一批计,每批抽样不少于 1 次。

  检验方法:检查试验报告。

  7.13.2 混凝土外加剂除全数检查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外,应对其减水率、凝结时间差、抗压强度 比抽样检验。检验数量:同生产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且连续进场的外加剂,每 50t 为一批, 不足 50t 时,也按一批计,每批至少抽检 1 次。 检验方法:检查试验报告。

  7.13.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 7.3 节规定。检查数量:同强度等级、同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各检查 1 次。

  检验方法:检查配合比设计选定单、试配试验报告和经审批后的配合比报告单。

  7.13.4 当使用具有潜在碱活性骨料时,混凝土中的总碱含量应符合本规范第 7.1.2 条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每一混凝土配合比进行 1 次总碱含量计算。 检验方法:检查核算单。

  7.13.5 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 107 的规定检验评定,其结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拌制 100 盘且不超过 10Om3的同配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 1 次;

  2 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 100 盘时,取样不得少于 1 次;

  3 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 1 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检验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试验报告。

  7.13.6 抗冻混凝土应进行抗冻性能试验,抗渗混凝土应进行抗渗性能试验。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J 82 的规定。 检验数量:混凝土数量小于 250m3,应制作抗冻或抗渗试件 1 组(6 个);250~500m3,应制作 2 组。 检验方法:检查试验报告。

  一 般 项 目

  7.13.7 混凝土掺用的矿物掺合料除全数检验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外,应对其细度、含水率、抗压 强度比等项目抽样检验。

  检验数量:同品种、同等级且连续进场的矿物掺合料,每 200t 为—批,当不足 20Ot 时,也按一批计,每批至少抽检 1 次。

  检验方法:检查试验报告。

  7.13.8 对细骨料,应抽样检验其颗粒级配、细度模数、含泥量及规定要求的检验项,并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 的规定。

  检验数量:同产地、同品种、同规格且连续进场的细骨料,每 400m3或 600t 为一批,不足 400m3 或 600t 也按一批计,每批至少抽检 1 次。

  检验方法:检查试验报告。

  7.13.9 对粗骨料,应抽样检验其颗粒级配、压碎值指标、针片状颗粒含量及规定要求的检验项,并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 的规定。

  检验数量:同产地、同品种、同规格且连续进杨的粗骨料,机械生产的每 400m3或 600t 为一批, 不足 400m3成 600t 也按一批计;人工生产的每 200m3或 300t 为一批,不足 200mm3或 300t 也按为一 批计,每批至少抽检 1 次。

  检验方法:检查试验报告。

  7.13.10 当拌制混凝土用水采用非饮用水源时,应进行水质检测,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 的规定。

  检验数量:同水源检查不少于 1 次。

  检验方法:检查水质分析报告。

  7.13.11 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应符合设计配合比要求。

  检验数量:每工作班不少于 1 次。

  检验方法:用坍落度仪检测。

  7.13.12 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7.13.12 的规定。
7 混凝土(一般规定及检验标准)

 

原创文章,作者:中建品质工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inzhigc.com/flfg/shizhenggongcheng/chengshiqiaolianggongcheng/chengshiqiaolianggongch/819.html

Like (0)
Previous 2020年3月13日
Next 2020年3月13日

相关推荐

  • 20桥面系(检验标准)

    20 桥 面 系 20.8 检 验 标 准 20.8.1 排水设施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主 控 项 目 1.桥面排水设施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泄水管应畅通无阻。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一 般 项 目 2.桥面泄水口应低于桥面铺装层 10~15mm。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3.泄水管安装应牢固可靠,与铺装层及防水层之间应结合密实,无渗漏现象;金属泄水管应进行防腐处理。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桥面泄水口位置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20.8.1 的规定。 20.8.2 桥面防水层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主 控 项 目 1 防水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

    2020年3月14日
  • 10基础(检验标准)

    10 基 础 10.7 检 验 标 准 10.7.1 基础施工涉及的模板与支架,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砌体质量检验应符合本规范第 5.4、6.5、7.13、8.5、9.6 节的规定。 10.7.2 扩大基础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基坑开挖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10.7.2-1 的规定。 一 般 项 目 2 地基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主 控 项 目 1) 地基承载力应按本规范第 10.1.7 条规定进行检验,确认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地基承裁力报告。 2) 地基处理应符合专项处理方案要求,处理后的地基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地基记录。 3 回填土方

    2020年3月13日
  • 15 结合梁(一般规定及检验标准)

    15 结 合 梁 15.1 一 般 规 定 15.1.1 现浇混凝土结构宜采用缓凝、早强、补偿收缩混凝土。 15.1.2 桥面混凝土表面应符合纵横坡度要求,表面光滑、平整,应采用原浆抹面成活,并在其上直接做防水层。不宜在桥面板上另做砂浆找平层。 15.1.3 施工中,应随时监测主梁和施工支架的变形及稳定,确认符合设计要求;当发现异常应立即 停止施工并采取措施。 15.4 检 验 标 准 15.4.1 钢主梁制造、安装质量检验应符合本规范第 14.3 节确关规定。 15.4.2 混凝土主梁预制与安装质量检验应符合本规范第 13.7.3 条规定。 15.4.3 现浇混凝土施工中涉及模板与支架,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

    2020年3月14日
  • 21附属结构(检验标准)

    21 附 属 结 构 21.6 检 验 标 准 21.6.1 附属结构施工中涉及模板与支架、钢筋、混凝土、砌体和钢结构质量检验应符合本规范第 5.4、6.5、7.13、9.6、14.3 节有关规定。 21.6.2 隔声与防眩装置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主 控 项 目 1 声屏障的降噪效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和检查方法:按环保或设计要求方法检测。 2 隔声与防眩装置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必须牢固、可靠。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用钢尺量、用焊缝量规检查、手扳检查、检查施工记录。 一般 项 目 3 隔声与防眩装置防护涂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漏涂、剥落,表面不得有气

    2020年3月14日
  • 2.基本规定

    2.基本规定 2.0.1 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桥梁工程施工资质。总承包施工单位,必须选择合格的分包单位。分包单位应接受总承包单位的管理。 2.0.2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和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2.0.3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组织有关施工技术管理人员深入现场调查,了解掌握现场情况,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工作。 2.0.4施工组织设计应按其审批程序报批,经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实施;施工中需修改或补充时,应履行原审批程序。 2.0.5施工单位应按合同规定的或经过审批的设计文件进行施工。发生设计变更及工程洽商应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程序办理设计变更与工程

    2020年3月12日
  • 18 悬索桥(一般规定及检验标准)

    18 悬 索 桥 18.1 一 般 规 定 18.1.1 施工前应根据悬索桥的构造和施工特点,有计划地做好构件的加工、特殊机械设备的设计制 作和必要的试验等施工准备工作。 18.1.2 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对成桥结构线形及内力进行监控,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18.8 检 验 标 准 18.8.1 悬索桥施工中涉及模板与支架、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质量检验应符合本规范第 5.4、 6.5、7.13、8.5 节规定。 18.8.2 现浇混凝土索塔施工质量检验应符合本规范第 17.5.2 条有关规定。 18.8.3 锚碇锚固系统制作质量检验应符合本规范第 14.3 节有关规定,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 般 项 目 1 预应力锚固系统制作

    2020年3月14日
  • 4 测量(一般规定)

    4 测量 4.1 一般规定 4.1.1施工测量开始前应完成下列工作: 1学习设计文件和相应的技术标准,掌握设计要求。 2办理桩点交接手续。桩点应包括:各种基准点、基准线的数据及依据、精度等级。施丁单位应进行现场踏勘、复核。 3根据桥梁的形式、跨径及设计要求的施工精度、施工力案,编制工程测量方案,确定在利用原设计网基础上加密或重新布设控制网。补充施工需要的水准点、桥涵轴线、墩台控制桩。 4对测量仪器、设备、工具等进行符合性检查,确认符合要求。严禁使用未经计量检定或超过检定有效期的仪器、设备、工具。 4.1.2开工前应对基准点、基准线和

    2020年3月13日
  • 19顶进箱涵(一般规定及检验标准)

    19 顶 进 箱 涵 19.1 一 般 规 定 19.1.1 箱涵顶进宜避开雨期施工,如需跨雨期施工,必须编制专项防洪排水方案。 19.1.2 顶进箱涵施工前,应调查下列内容: 1 调查现况铁道、道路路基填筑、路基中地下管线等情况及所属单位对施工的要求。 2穿越铁路、道路运行及设施状况。 3 施工现场现况道路的交通状况,施工期间交通疏导方案的可行性。 19.1.3 施工现场采取降水措施时,不得造成影响区建(构)筑物沉降、变形。降水过程中应进行监测, 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 19.4 检 验 标 准 19.4.1 箱涵施工涉及模板与支架、钢筋、混凝土质量检验应符合本规范第 5.4、6.5、7.13

    2020年3月14日
  • 17 斜拉桥(检验标准)

    17 斜 拉 桥 17.5 检 验 标 准 17.5.1 斜拉桥施工涉及模板与支架、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质量检验应符合本规范第 5.4、 6.5、7.13、8.5 节的有关规定。 17.5.2 现浇混凝土索塔施工质量检验应符合本规范第 17.5.1 条规定,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主 控 项 目 1 索塔及横梁表面不得出现孔洞、露筋和超过设计规定的受力裂缝。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用读数放大镜观测。 2 避雷设施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用电气仪表检测。 一 般 项 目 3 现浇混凝土索塔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17.5.2 的规定。 4 索塔表面应平整

    2020年3月14日
  • 23 工程竣工验收

    23 工程竣工验收 23.0.1 开工前,施工单位应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将工程划分为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和检验批,作为施工质量检查、验收的基础,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建设单位招标文件确定的每一个独立合同应为一个单位工程。当合同文件包含的工程内容较多,或工程规模较大、或由若干独立设计组成时,宜按工程部位或工程量、每一独立设计将单位工程分成若干子单位工程。 1 单位(子单位)工程应按工程的结构部位或特点、功能、工程量划分分部工程。分部工程的规模较大或工程复杂时宜按材料种类、工艺特点、施工工法等,将分部工程划为若干子分部工程

    2020年3月14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