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5011-2021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公告

GB55011-2021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公告与废止的现行工程建设标准相关强制性条文

GB55011-2021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公告

 附件2

  废止的现行工程建设标准相关强制性条文

  1.《预应力混凝土路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422-2017第3.0.5、4.2.5、4.3.1条

  2.《盾构法隧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446-2017第3.0.3、7.8.6条

  3.《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 50688-2011(2019版)第5.1.5、7.1.2、7.1.3、8.2.8、10.3.2(3)、11.1.1条(款)

  4.《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 51038-2015第3.1.1、4.1.6、12.9.6条

  5.《沉管法隧道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 51201-2016第8.1.7、10.1.4、14.1.4、14.2.3条

  6.《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第3.0.7、3.0.9、6.3.3、6.3.10、8.1.2、8.2.20、10.7.6、11.1.9、17.3.8条

  7.《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2-2008第2.0.5、2.0.8、5.2.12、6.1.2、6.1.5、8.4.3、10.1.7、13.2.6、13.4.4、14.2.4、16.3.3、17.4.1、18.1.2条

  8.《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 11-2011(2019版)第3.0.8、3.0.14、3.0.19、8.1.4、10.0.2、10.0.3、10.0.7条

  9.《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 36-2016第4.2.7、4.4.1、10.4.1、11.1.1、11.1.6、11.2.1、14.1.1条

  10.《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2016版)第3.4.2、3.4.3、13.3.4条

  11.《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 45-2015第7.1.2条

  12.《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 69-95第2.3.1(1、3、4、5)、2.3.2(1、2)、2.3.3(1)、2.5.1(1)、2.5.2、2.5.4、2.5.7、2.6.1、2.6.4、2.6.6、2.6.8、3.1.11、3.4.5(1、2)、3.7.2、3.9.1、3.9.5、4.2.4(2)、4.5.1、5.1.2、5.1.4、5.1.5、5.1.6、5.2.1、5.2.2、5.2.5、5.4.2、5.4.3、5.5.4条(款)

  13.《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JJ 89-2012第4.3.2、5.2.4、5.3.3、6.1.2、6.2.3、6.2.11、7.1.1、7.1.2、7.2.2、7.3.2、7.3.3、8.4.7条

  14.《城市桥梁养护技术标准》CJJ 99-2017第4.3.17、5.3.10、5.9.8、11.2.1、11.3.4条

  15.《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CJJ 129-2009第3.0.5、3.0.9、5.4.1、9.3.1、9.3.4条

  16.《快速公共汽车交通系统设计规范》CJJ 136-2010第4.3.3、5.1.8、5.2.1、7.1.4条

  17.《城市桥梁桥面防水工程技术规程》CJJ 139-2010第3.0.1条

  18.《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0第3.4.1、4.3.3、5.5.1、6.2.9条

  19.《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2012第6.2.5条

  20.《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 193-2012第6.6.1、10.2.1条

  21.《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 194-2013第3.0.7条

  22.《城市地下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221-2015第3.5.3、4.3.2、4.3.4、5.3.3条

  23.《城市道路与轨道交通合建桥梁设计规范》CJJ 242-2016第3.0.9、3.0.12条

  24.《城市梁桥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CJJ 248-2016第3.0.5、6.1.3条

原创文章,作者:中建品质工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inzhigc.com/flfg/shizhenggongcheng/chengshidaolugongcheng/1272.html

Like (0)
Previous 2022年3月15日
Next 2022年3月15日

相关推荐

  • 10 公共交通设施(一般规定)

    10 公共交通设施 10.1 一般规定 10.1.1 道路设计中应包括与道路相关的公共交通专用车道和车站的设计。 10.1.2 公交专用车道的设计应与城市道路功能相匹配,合理使用道路资源。 10.1.3 公交车站应与周边行人、非机动车系统统一设计,并根据需求设置非机动车停车区域。

    2020年3月14日
  • 17 冬雨期施工(一般规定)

    17 冬雨期施工 17.1 一般规定 17. 1.1 施工中应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气候环境,确定冬、雨期的起、止时间。 17. 1.2 冬、雨期施工应加强与气象部门联系,及时掌握气象条件变化,做好防范准备。 条文说明: 17.1. 1 我国地域广阔,气候条件因地域不同,差别很大,故冬、雨期施工起止时限应根据环境条件自行确定。但冬期的界定条件应符合本规范第17.3. 1条规定。 17.3.4 本条是保证施工时间临近冬期,用石灰稳定土类与水泥稳定土类材料做道路基层,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2020年3月12日
  • 9 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 一般规定)

    9 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 9.1 一般规定 9.1.1 行人及非机动车交通系统应安全、连续、舒适,不宜中断或缩减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的有效通行宽度。 9.1.2 行人及非机动车交通系统应与道路沿线的居住区、商业区、城市广场、交通枢纽等内部的相关设施紧密结合,构成完整的交通系统。 9.1. 3 行人交通系统应设置无障碍设施,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的规定。 条文说明: 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系统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无论从规划、建设还是管理上看,考虑较多的是机动车交通系统,主要解决的也是机动车交通问题,

    2020年3月14日
  • 4 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一般规定)

    4 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4.1 一般规定 4.1.1 道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分析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快速路的路段、分合流区、交织区段及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匝道,应分别进行通行能力分析,使其全线服务水平均衡一致。 2 主干路的路段和与主干路、次干路相交的平面交叉口,应进行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分析。 3 次干路、支路的路段及其平面交叉口,宜进行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分析。 4.1.2 交通量换算应采用小客车为标准车型,各种车辆的换算系数应符合表4.1.2的规定。 条文说明: 4.1.1 由于道路条件、交通条件、控制条件和交通环境等都会影响道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因此

    2020年3月14日
  • 8 道路与轨道交通线路交叉(一般规定)

    8 道路与轨道交通线路交叉 8.1 一般规定 8.1. 1 道路与轨道交通线路交叉可分为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交叉形式应根据道路与轨道交通线路的性质、等级、交通量、地形条件、安全要求等因素综合确定,应优先采用立体交叉。 8.1. 2 道路与轨道交通线路交叉工程需分期修建时,应考虑近远期结合。 8.1.3 道路与轨道交通线路交叉设计应合理利用地形,减少工程量,节约用地。 8.1.4 道路与轨道交通线路交叉宜采用正交,当需斜交时,交叉角应大于或等于45。 条文说明: 8.1.1 根据铁路道口事故统计资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的有关规定,考虑铁路运量逐年增加,行

    2020年3月14日
  • 8 沥青混合料面层(一般规定及检验标准)

    8 沥青混合料面层 8.1 一般规定 8.1.1 施工中应根据面层厚度和沥青混合料的种类、组成、施工季节,确定铺筑层次及各分层厚度。 8.1.2 沥青混合料面层不得在雨、雪天气及环境最高温度低于5℃时施工。 8.1.3 城镇道路不宜使用煤沥青。确需使用时,应制定保护施工人员防止吸入煤沥青蒸气或皮肤直接接触煤沥青的措施。 8.1.4 当采用旧沥青路面作为基层加铺沥青混合料面层时,应对原有路面进行处理、整平或补强,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符合设计强度、基本无损坏的旧沥青路面经整平后可作基层使用。 2 旧路面有明显损坏,但强度能达到设计要求的,

    2020年3月10日
  • 7 基层 (一般规定及检验标准)

    7 基 层 7.1 一般规定 7.1.1 石灰稳定土类材料宜在冬期开始前30~45d完成施工,水泥稳定土类材料宜在冬期开始前15~30d完成施工。 7.1.2 高填土路基与软土路基,应在沉降值符合设计规定且沉降稳定后,方可施工道路基层。 7.1.3 稳定土类道路基层材料配合比中,石灰、水泥等稳定剂计量应以稳定剂质量占全部土(粒料)的干质量百分率表示。 7.1.4 基层材料的摊铺宽度应为设计宽度两侧加施工必要附加宽度。 7.1.5 基层施工中严禁用贴薄层方法整平修补表面。 7.1.6 用沥青混合料、沥青贯入式、水泥混凝土做道路基层时,其施工应分别符合本规范第8~10章的有关规定。 条文

    2020年3月10日
  • 14 交通安全和管理设施(一般规定)

    14 交通安全和管理设施 14.1 一般规定 14.1.1 交通安全和管理设施的设计应确保交通有序、安全、畅通、低公害。各项设施应统筹规划、总体设计,并结合城市路网的建设情况等逐步补充、完善。 14.1.2 道路交通安全和管理设施设计应与道路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并应与当地城市规划和交通管理部门相协调和配合。 14.1.3 新建交通安全和管理设施应与现有设施协调和匹配,必要时应对现有设施进行调整和完善。 14.1.4 交通安全和管理设施等级分为A、B、C、D四级,各级道路交通安全和管理设施等级与适用范围应符合表14.1.4的规定。 条文说明: 14.1.1 交通安全和管理设施是

    2020年3月14日
  • 13 桥梁和隧道(一般规定)

    13 桥梁和隧道 13.1 一般规定 13.1. 1 桥梁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根据道路功能、等级、通行能力及防洪抗灾要求,结合水文、地质、通航、环境等条件进行综合设计。当需分期实施时,应保留远期发展余地。 13.1.2 隧道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环境保护和城市景观的要求,并应综合考虑区域内人文环境、地形、地貌、地质与地质灾害、水文、气象、地震、交通量及其组成,以及运营和施工条件。 13.1.3 桥上或隧道内的管线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不得在桥上敷设污水管、压力大于0.4MPa的燃气管和其他可燃、有毒或腐蚀性的液体、气体管。当

    2020年3月14日
  • 3 基本规定

    3 基本规定 3.0.1 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城镇道路工程施工资质。 3.0.2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施工技术、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制定各项施工管理制度,并贯彻执行。 3.0.3 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组织有关施工技术管理人员深入现场调查,了解掌握现场情况,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工作。 3.0.4 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合同文件、设计文件和有关的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并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界域内地下管线等构筑物资料、工程水文地质资料等踏勘施工现场,依据工程特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按其管理程序进行审批。 3.0.5 施工单位应按合同规定的、经过审

    2020年3月10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