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207-201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基层与保护工程

4 基层与保护工程 4.1 一般规定 4.1.1 本章适用于与屋面保温层、防水层相关的找坡层、找平层、隔汽层、隔离层、保护层等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 4.1.2 屋面混凝土结构层的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的有关规定。 4.1.3 屋面找坡应满足设计排水坡度要求,结构找坡不应小于3%,材料找坡宜为2%;檐沟、天沟纵向找坡不应小于1%,沟底水落差不得超过200mm。 4.1.4 上人屋面或其他使用功能屋面,其保护及铺面的施工除应符合本章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9等的有关规定。 4.1.

4 基层与保护工

  4.1 一般规定

  4.1.1 本章适用于与屋面保温层、防水层相关的找坡层、找平层、隔汽层、隔离层、保护层等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

  4.1.2 屋面混凝土结构层的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的有关规定。

  4.1.3 屋面找坡应满足设计排水坡度要求,结构找坡不应小于3%,材料找坡宜为2%;檐沟、天沟纵向找坡不应小于1%,沟底水落差不得超过200mm。

  4.1.4 上人屋面或其他使用功能屋面,其保护及铺面的施工除应符合本章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9等的有关规定。

  4.1.5基层与保护工程各分项工程每个检验批的抽检数量, 应按屋面面积每100m²抽查一处,每处应为10m²,且不得少于3处。

  4.2 找坡层和找平层

  4.2.1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板的板缝嵌填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嵌填混凝土时板缝内应清理干净,并应保持湿润;

  2 当板缝宽度大于40mm或上窄下宽时,板缝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置钢筋;

  3 嵌填细石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嵌填深度宜低于板面10mm~ 20mm,且应振捣密实和浇水养护;

  4 板端缝应按设计要求增加防裂的构造措施。

  4.2.2 找坡层宜采用轻骨料混凝土; 找坡材料应分层铺设和适当压实,表面应平整。

  4.2.3 找平层宜采用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找平层的抹平工序应在初凝前完成,压光工序应在终凝前完成,终凝后应进行养护。

  4.2.4 找平层分格缝纵横问距不宜大于6m,分格缝的宽度宜为5mm~20mm。

  Ⅰ 主控项目

  4.2.5 找坡层和找平层所用材料的质量及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和计量措施。

  4.2.6 找坡层和找平层的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坡度尺检查。

  Ⅱ 一般项目

  4.2.7 找平层应抹平、压光,不得有酥松、起砂、起皮现象。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2.8 卷材防水层的基层与突出屋面结构的交接处,以及基层的转角处,找平层应做成圈弧形,且应整齐平顺。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2.9 找平层分格缝的宽度和间距,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4.2.10 找坡层表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为7mm,找平层表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为5mm。

  检验方法: 2m靠尺和寒尺检查。

  4.3 隔 汽

  4.3.1 隔汽层的基层应平整、 干净、干燥。

  4.3.2 隔汽层应设置在结构层与保温层之间;隔汽层应选用气密性、水密性好的材料。

  4.3.3 在屋面与墙的连接处,隔气层应沿墙面向上连续铺设,高出保温层上表面不得的小于150mm。

  4.3.4 隔气层采用卷材时宜空铺,卷材搭接缝应满粘,其搭接宽度不应小于80mm;隔气层采用涂料时,应涂刷均匀。

  4.3.5 穿过隔气层的管线周围应封严,转角处应无折损;隔气层凡有缺陷或破损的部位,均应进行返修。

  Ⅰ 主控项目

  4.3.6 隔气层所用材料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和进场检验报告。

  4.3.7 隔气层不得有破损现象。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Ⅱ 一般项目

  4.3.8 卷材隔气层应铺设平整,卷材搭接缝应粘结牢固,密封应严密,不得有扭曲、皱折和气泡等缺陷。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3.9 涂膜隔汽层应粘结牢固,表面平整,涂布均匀,不得有堆积、起泡和露底等缺陷。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4 隔离层

  4.4.1 块体材料、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与卷材、涂膜防水层之间,应设置隔离层。

  4.4.2 隔离层可采用干铺塑料膜、土工布、卷材或铺抹低强度等级砂浆。

  Ⅰ 主控项目

  4.4.3 隔离层所用材料的质量及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和计量措施。

  4.4.4 隔离层不得有破损和漏铺现象。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Ⅱ 一般项目

  4.4.5 塑料膜、土工布、卷材应铺设平整,其搭接宽度不应小于50mm,不得有皱折。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4.4.6 低强度等级砂浆表面应压实、平整,不得有起壳、起砂现象。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5 保 护 层

  4.5.1 防水层上的保护层施工,应待卷材铺贴完成或徐料固化成膜,并经检验合格后进行。

  4.5.2 用块体材料做保护层时,宜设置分格缝,分格缝纵横间距不应大于10m,分格缝宽度宜为20mm。

  4.5.3 用水泥砂浆做保护层时,表面应抹平压光,并应设表面分格缝,分格面积宜为1m²。

  4.5.4 用细石混凝土做保护层时,混凝土应振捣密实,表面应抹平压光,分格缝纵横间距不应大于6m。分格缝的宽度宜为10mm~20mm。

  4.5.5 块体材料、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与女儿墙和山墙之间,应预留宽度为30mm的缝隙,缝内宜填塞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并应用密封材料嵌填密实。

  Ⅰ 主控项目

  4.5.6 保护层所用材料的质量及配合比, 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和计量措施。

  4.5.7 块体材料、 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保护层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块体材料、水泥砂浆或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4.5.8 保护层的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坡度尺检查。

  II 一般项目

  4.5.9 块体材料保护层表面应干净,接缝应平整,周边应顺直,镶嵌应正确,应无空鼓现象。

  检查方法:小锤轻击和观察检查。

  4.5.10 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不得有裂纹、脱皮、麻面和起砂等现象。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5.11 浅色涂料应与防水层粘结牢固,厚薄应均匀,不得漏除。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5.12 保护层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4.5.12的规定。

  表4.5.12保护层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GB50207-201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基层与保护工程

条文说明
 

  4 基层与保护工程

  4.1 一般规定

  4.1.1 本章涵盖了与屋面防水层及保温层相关的构造层,包括:找坡层、找平层、隔汽层、隔离层、保护层。

  4.1.2 屋面工程施工应在混凝土结构层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进行,混凝土结构层的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有关规定。

  4.1.3 在防水设防的基础上,为了将屋面上的雨水迅速排走,以减少屋面渗水的机会,正确的排水坡度很重要。屋面在建筑功能许可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结构找坡,坡度应尽量大些,坡度过小施工不易准确,所以规定不应小于3%,材料找坡时,为了减轻屋面荷载,坡度规定宜为2%,檐沟、天沟的纵向坡度不应小于1%,否则施工时找坡困难易造成积水,防水层长期被水浸泡会加速损坏。沟底的水落差不得超过200mm,即水落口距离分水线不得超过20m。

  4.1.4 按屋面的一般使用要求,设计可分为上人屋面和不上人屋面,目前,随着使用功能多样化,屋面保护及铺面可分为非步行用、步行用、运动用、庭园用、停车场用等不同用途的屋面因此,本条作出了上人屋面或其他使用功能屋面的保护及铺面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9等的有关规定。

  4.1.5 本条规定了基层与保护工程各分项工程每个检验批的抽检数量,即找坡层、找平层、隔汽层、隔离层、保护层分项工程,应按屋面面积每100m²抽查一处,每处10m²,且不得少于3处。这个数值的确定,是考虑到抽查的面积为屋面工程总面积的1/10,是有足够的代表性,同时经过多年来的工程实践,大家认为也是可行的,所以仍采用过去的抽样方案。

  4.2 找坡层和找平层

  4.2.1 目前国内较少使用小型预制构件作为结构层,但大跨度预应力多孔板和大型屋面板装配式结构仍在使用,为了获得整体性和刚度好的基层,本条对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板的板缝嵌填作了具体规定。当板缝过宽或上窄下宽时,灌缝的混凝土干缩受振动后容易掉落,故需在缝内配筋;板端缝处是变形最大的部位,板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挠曲变形会导致板与板间的接头缝隙增大故强调此处应采取防裂的构造措施。

  4.2.2 当用材料找坡时,为了减轻屋面荷载和施工方便,可采用轻骨料混凝土,不宜采用水泥膨胀珍珠岩。找坡层施工时应注意找坡层最薄处应符合设计要求,找坡材料应分层铺设并适当压实,表面应做到平整。

  4.2.3 本条规定找平层的抹平和压光工序的技术要点,即水泥初凝前完成抹平,水泥终凝前完成压光,水泥终凝后应充分养护,以确保找平层质量。

  4.2.4 由于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收缩和温差变形的影响,找平层应预先留设分格缝,使裂缝集中于分格缝中,减少找平层大面积开裂。本次修订时把原规范有关分格缝内嵌填密封材料和分格缝应留设在板端缝处内容删除。

  4.2.5 找坡层和找平层所用材料的质量及配合比,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的规定。

  4.2.6 屋面找平层是铺设卷材、除膜防水层的基层,在调研中发现,由于檐沟、天沟排水坡度过小或找坡不正确,常会造成屋面排水不畅或积水现象。基层找坡正确,能将屋面上的雨水迅速排走,延长防水层的使用寿命。

  4.2.7 由于一些单位对找平层质量不够重视,致使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找平层表面有酥松,起砂、起皮和裂缝现象,直接影响防水层与基层的粘结质量或导致防水层开裂。对找平层的质量要求,除排水坡度满足设计要求外,规定找平层应在收水后二次压光,使表面坚固密实、平整;水泥砂浆终凝后,应采取覆盖浇水、喷养护剂、除刷冷底子油等手段充分养护,保证砂浆中的水泥充分水化,以确保找平层质量。

  4.2.8 卷材防水层的基层与突出屋面结构的交接处以及基层的转角处,找平层应按技术规范的规定做成圆弧形,以保证卷材防水层的质量。

  4.2.9 调查分析认为,卷材、涂膜防水层的不规则拉裂,是由于找平层的开裂造成的,而水泥砂浆找平层的开裂又是难以避免的。找平层合理分格后,可将变形集中到分格缝处。当设计未作规定时,本规范规定找平层分格纵横缝的最大间距为6m,分格缝宽度宜为5mm~20mm,深度应与找平层厚度一致。

  4.2.10 考虑到找坡层上施工找平层应做到厚薄一致,本条增加了找坡层的表面平整度为7mm的规定。找平层的表面平整度是根据普通抹灰质量标准规定的,其允许偏差为5mm。提高对基层平整度的要求,可使卷材胶结材料或涂膜的厚度均匀一致,保证屋面工程的质量。

  4.3 隔汽层

  4.3.1 隔汽层应铺设在结构层上,结构层表面应平整,无突出的尖角和凹坑,般隔汽层下宜设置找平层。 隔汽层施工前,应将基层表面清扫干净,并使其充分干燥,基层的干燥程度可参见本规范第6.1.2条的条文说明。

  4.3.2 隔汽层的作用是防潮和隔汽,隔汽层铺在保温层下面,可以隔绝室内水蒸气通过板缝或孔附进人保温层,故本条规定隔汽层应选用气密性、水密性好的材料。

  4.3.3 本条规定在尾面与墙的连接处,隔汽层应沿墙面向上连续铺设,且高出保温层上表面不得小于150mm,以防止水蒸气因温差结露而导致水珠回落在周边的保温层上。本条修订时把原规范有关隔汽层应与屋面的防水层相连楼,形成全封闭的整体内容删除,隔汽层收边不需要与保温层上的防水层连接。理由1:隔汽层不是防水层,与防水设防无关联;理由2:隔汽层施工在前,保温层和防水层施工在后,几道工序无法做到同步,防水层与墙面交接处的泛水处理与隔汽层无关联。

  4.3.4 隔汽层采用卷材时,为了提高抵抗基层的变形能力,隔汽层的卷材宜采用空铺,卷材搭接缝应满粘,隔汽层采用涂膜时,涂层应均匀,无流淌和露底现象,涂料应两涂,且前后两遍的涂刷方向应相互垂直。

  4.3.5 若隔汽层出现破损现象,将不能起到隔绝室内水蒸气的作用,严重影响保温层的保温效果,隔汽层若有破损,应将破损部位进行修复。

  4.3.6 隔汽层所用材料均为常用的防水卷材或涂料,但隔汽层所用材料的品种和厚度应符合热工设计所必需的水蒸气渗透阻。

  4.3.7 参见本规范第435条的条文说明。

  4.3.8、4.3.9 参见本规范第6.213条和第6.3.8条的条文说明。

  4.4 隔离

  4.4.1 在柔性防水层上设置块体材料、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等刚性保护层,由于保护层与防水层之间的粘结力和机械攻合力,当刚性保护层胀缩变形时,会对防水层造成损坏故在保护层与防水层之间应铺设隔离层,同时可防止保护层施工时对防水层的损坏。本条强调了在保护层与防水层之间设置隔离层的必要性,以保证保护层胀缩变形时,不至于损坏防水层。

  4.4.2 当基层比较平整时,在已完成雨后或淋水、蓄水检验合格的防水层上面,可以直接干铺塑料膜、土工布或卷材。

  当基层不太平整时,隔离层宜采用低强度等级黏土砂浆,水泥石灰砂浆或水泥砂浆。铺抹砂浆时,铺抹厚度宜为10mm,表面应抹平、压实并养护;待砂浆干燥后,其上干铺一层塑料膜土工布或卷材。

  4.4.3 隔离层所用材料的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隔离层所用的材料应能经得起保护层的施工荷载,故建议塑料膜的厚度不应小于0.4mm,土工布应采用聚酯土工布,单位面积质量不应小于200g/m²,卷材厚度不应小于2mm。

  4.4.4 为了消除保护层与防水层之间的粘结力及机械咬合力,隔离层必须是完全隔离,对隔离层的破损或漏铺部位应及时修复。

  4.4.5、4.4.6 根据基层平整状况,提出了采用干铺塑料膜、土工布、卷材和铺抹低强度等级砂浆的施工要求。

  4.5 保护层

  4.5.1 按照屋面工程各工序之间的验收要求,强调对防水层的雨后或淋水、蓄水检验,防止防水层被保护层所覆盖后还存在未解决的问题;同时要求做好成品保护,以确保屋面防水工程质量,沥青类的防水卷材也可直接采用卷材上表面覆有的矿物粒料或铝箔作为保护层。

  4.5.2 对于块体材料做保护层,在调研中发现往往因温度升高致使块体膨胀隆起,因此,本条作出对块体材料保护层应留设分格缝的规定。

  4.5.3 水泥砂浆保护层由于自身的干缩或温度变化的影响,往往产生严重龟裂,且裂缝宽度较大,以至造成碎裂、脱落。为确保水泥砂浆保护层的质量,本条规定表面应抹平压光,可避免水泥砂浆保护层表面出现起砂、起皮现象;根据工程实践经验,在水泥砂浆保护层上划分表面分格缝,将裂缝均匀分布在分格缝内,避免了大面积的龟裂。

  4.5.4 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应一次浇筑完成,否则新旧混凝土的结合处易产生裂缝,造成混凝土保护层的局部破坏,影响屋面使 用和外观质量。用细石混凝土做保护层时,分格缝设置过密,不但给施工带来困难,而且不易保证质量,分格面积过大又难以达到防裂的效果,根据调研的意见,规定纵横间距不应大于6m,分格缝宽度宜为10mm~20mm。

  4.5.5 根据历次对屋面工程的调查,发现许多工程的块体材料、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等保护层与女儿墙均未留空隙。当高温季节,刚性保护层热胀顶推女儿墙,有的还将女儿墙推裂适成渗漏;而在刚性保护层与女儿墙问留出空隙的屋面,均未见有推裂女儿墙的现象。故规定了刚性保护层与女儿墙之间应预留30mm的缝隙。本条还规定缝内宜填塞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并用密封材料嵌填严密。

  4.5.6 保护层所用材料质量,是确保其质量的基本条件。如果原材料质量不好,配合比不准确,就难以达到对防水层的保护作用。

  4.5.7 原规范未对块体材料、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提出技术要求,技术规范沿用找平层的做法和规定,对此类保护层明确提出了强度等级要求,即水泥砂浆不应低于M15,细石混凝土不应低于C20。

  4.5.8 屋面防水以防为主,以排为辅。保护层的铺设不应改变原有的排水坡度,导致排水不畅或造成积水,给屋面防水带来隐患,故本条规定保护层的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5.9 块体材料应铺贴平整,与底部贴合密实,若产生空鼓现象,在使用中会造成块体混凝土脱落破损,而起不到对防水层的保护作用。在施工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避免对块体材料的破坏,确保块体材料保护层的质量。

  4.5.10 目前,一些施工单位对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保护层的质量重视不够,致使保护层表面出现裂缝、起壳、起砂现象。因此对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保护层的质量,除应满足强度和排水坡度的设计要求外,还应规定保护层的外观质量要求。

  4.5.11 浅色涂料保护层与防水层是否粘结牢固,其厚度能否达到要求,直接影响到屋面防水层的质量和耐久性;涂料涂刷的遍数越多,涂层的密度就越高,涂层的厚度也就越均匀。

  4.5.12 本条规定了保护层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主要是参考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9的有关规定。


GB50207-201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基层与保护工程

原创文章,作者:中建品质工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inzhigc.com/flfg/jianzhugongcheng/wumian/02jicengyubaohugongcheng/689.html

Like (0)
Previous 2022年7月15日
Next 2022年7月15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