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5010-2021供热工程项目规范(供热管网)

4供热管网 4.1供热管道 4.1.1热水供热管道的设计工作年限不应小于30年,蒸汽供热管道的设计工作年限不应小于25年, 4.1.2供热管道的管位应结合地形、道路条件和城市管线布局的要求综合确定。直埋供热管道应根据放设方式、管道直径、路面荷载等条件确定覆土深度。直坦供热管道覆土深度车行道下不应小于0.8m;人行道及田地下不应小于0.7m。 4.1.3供热管沟内不得有燃气管道穿过。当供热管沟与燃气管道交叉的垂直净距小于300mm时,应采取防止燃气泄漏进入管沟的措施。 4.1.4室外供热管沟不应直接与建筑物连通。管沟敷设的供热管道进入建筑物或穿过构筑物时,管道穿墙处

4供热管网

  4.1供热管道

  4.1.1热水供热管道的设计工作年限不应小于30年,蒸汽供热管道的设计工作年限不应小于25年,

  4.1.2供热管道的管位应结合地形、道路条件和城市管线布局的要求综合确定。直埋供热管道应根据放设方式、管道直径、路面荷载等条件确定覆土深度。直坦供热管道覆土深度车行道下不应小于0.8m;人行道及田地下不应小于0.7m。

  4.1.3供热管沟内不得有燃气管道穿过。当供热管沟与燃气管道交叉的垂直净距小于300mm时,应采取防止燃气泄漏进入管沟的措施。

  4.1.4室外供热管沟不应直接与建筑物连通。管沟敷设的供热管道进入建筑物或穿过构筑物时,管道穿墙处应设置套管,保温结构应完整套管与供热管道的间隙应封堵严密。

  4.1.5当供热管道穿跨越铁路、公路市政主干道路及河流、灌渠等水域时,应采取防护措施,不得影响交通、水利设施的使用功能和供热管道的安全

  4.1.6供热管网的水力工况应满足用户流量、压力及资用压头的要求。

  4.1.7热水供热管网运行时应保持稳定的压力工况,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任何一点的压力不应小于供热介质的汽化压力加30kPa;

  2任何一点的回水压力不应小于50kPa;

  3循环泵和中继泵吸入侧的压力,不应小于吸入口可能达到的最高水温下的汽化压力加50kPa。

  4.1.8当热水供热管网的循环水泵停止运行时,管道系统应充满水,且应保持静态压力。当设计供水温度高于100℃时,任何一点的压力不应小于供热介质的汽化压力加30kPa。

  4.1.9供热管道应采取保温措施。在设计工况下,室外直埋架空敷设及室内安装的供热管道保温结构外表面计算温度不应高于50℃;热水供热管网输送干线的计算温度降不应大于0.1℃/km。

  4.1.10通行管沟应设逃生口,蒸汽供热管道通行管沟的逃生口间距不应大于100m;热水供热管道通行管沟的逃生口间距不应大于400m。

  4.1.11供热管道上的阀门应按便于维护检修和及时有效控制事故的原则,结合管道敷设条件进行设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热水供热管道输送于线应设置分段阀门;

  2蒸汽供热管道分支线的起点应设置阀门

  4.1.12蒸汽供热管道应设置启动疏水和经常疏水装置,直埋蒸汽供热管道应设置排潮装置。蒸汽供热管道硫水管和热水供热管道泄水管的排放口应引至安全空间。

  4.1.13供热管道结构设计应进行承载能力计算,并应进行抗倾覆、抗滑移及抗浮验算。

  4.1.14供热管道施工前,应核实沿线相关建(构)筑物和地下管线当受供热管道施工影响时,应制定相应的保护、加固或拆移等专项施工方案,不得影响其他建(构)筑物及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功能和结构安全。

  4.1.15供热管道非开挖结构施工时应对邻近的地上、地下建(构)筑物和管线进行沉降监测,

  4.1.16供热管道焊接接头应按规定进行无损检测,对于不具备强度试验条件的管道对接焊缝应进行100%射线或超声检测。直埋敷设管道接头安装完成后,应对外护层进行气密性检验。管道现场安装完成后,应对保温材料裸露处进行密封处理。

  4.1.17供热管道安装完成后应进行压力试验和清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压力试验所发现的缺陷应待试验压力降至大气压后进行处理,处理后应重新进行压力试验;

  2当蒸汽管道采用蒸汽吹洗时,应划定安全区;整个吹洗过程应有专人值守,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吹洗区。

  4.1.18蒸汽供热管道和热水供热管道输送干线应设置管道标志。管道标志毁损或标记不清时,应及时修复或更新一

  4.1.19对不符合安全使用条件的供热管道,应及时停止使用,经修复或更新后方可启用。

  4.1.20废弃的供热管道及构筑物应拆除不能及时拆除时,应采取安全保护措施,不得对公共安全造成危害

  4.2热力站和中继泵站

  4.2.1热水供热管网中继泵站和隔压站的位置和性能参数应根据供热管网水力工况确定。

  4.2.2蒸汽热力站,站房长度大于12m的热水热力站、中继泵站和隔压站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4.2.3热水供热管网的中继泵、热源循环泵及相关阀门相互间应进行联锁控制、其供电负荷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4.2.4中继泵进、出口母管之间应设置装有止回阀的旁通管

  4.2.5热力站入口主管道和分支管道上应设置阀门。蒸汽管道减压减温装置后应设置安全阀。

  4.2.6供热管道不应进入变配电室,穿过车库或其他设备间时应采取保护措施。蒸汽和高温热水管道不应进入居住用房

原创文章,作者:中建品质工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inzhigc.com/flfg/shizhenggongcheng/chengshiguandaogongcheng/1288.html

Like (0)
Previous 2022年3月17日
Next 2022年3月18日

相关推荐

  • 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369-2014 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强制性条文 10.3.2 无损检测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全自动超声波检测技术规范》GB/T 50818和《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SY/T 4109的规定,射线检测及超声检测的合格等级均应为Ⅱ级。 条文说明 10.3.2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强制要求长输管道执行国家现行标准《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全自动超声波检测技术规范》GB/T 50818和《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SY/T 4109是因为这两个标准来自石油天然气行业,对于缺陷、缺欠的判定更为合理。射线检测及超声检测的合格等级强制定为Ⅱ级更能

    2020年2月20日
  • GB55009-2021燃气工程项目规范(管道和调压设施)

    5管道和调压设施 5.1输配管道 5.1.1输配管道应根据最高工作压力进行分变,分应符合表5.1.1的规定。 5.1.2燃气输配管道应结合城乡道路和地形条件,按满足燃气可靠供应的原则布置,并应符合城乡管线综合布局的要求。输配管网系统的压力级制应结合用户需求、用气规模、调峰需要和敷设条件等进行配置 5.1.3液态燃气输配管道、高压A及高压A以上的气态燃气输配管道不应敷设在居住区、商业区和其他人员密集区域、机场车站与港口及其他危化品生产和储存区域内 5.1.4输配管道的设计工作年限不应小于30年。 5.1.5输配管道与附件的材质应根据管道的使用条件和数设环境对强

    2022年3月17日
  • GB55009-2021燃气工程项目规范公告

    GB55009-2021燃气工程项目规范公告与废止的现行工程建设标准相关强制性条文

    2022年3月15日
  • GB50268-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强制性条文 1.0.3 给排水管道工程所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产品的品种、规格、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接触饮用水的产品必须符合有关卫生要求。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用的产品。 条文说明 1.0.3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给排水管道工程所使用的管材、管道附件及其他材料的品种类型较多、产品规格不统一,产品质量会直接影响工程结构安全使用功能及环境保护。为此,管材、管件及其他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的产品标准。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供应生活饮用水管道的卫生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

    2022年7月15日
  • GB55010-2021供热工程项目规范公告

    GB55010-2021供热工程项目规范公告与废止的现行工程建设标准相关强制性条文

    2022年3月15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