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防腐处理工程
14.1 一般规定
14.1.1 本章适用于铝合金结构的防腐处理工程和施工质量验收。
14.1.2 铝合金结构防腐工程应按铝合金结构制作检验批的划分原则划分成一个或若干个检验批。
14.2 阳极氧化
Ⅰ 主控项目
14.2.1 阳极氧化膜的厚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铝合金建筑型材》GB 5237.1和《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GB 50429的有关规定及设计文件的要求,对应级别的厚度应符合表14.2.1-1的要求。
检查数量:按表14.2.1-2。
检验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 氧化膜厚度的测量方法》GB/T 8014.2和《非磁性基体金属上非导电覆盖层 覆盖层厚度测量 涡流法》GB/T 4957规定的方法进行,或检查检验报告。
表14.2.1-1 氧化膜厚度级别(μm)

表14.2.1-2 抽样数量(根)

14.2.2 阳极氧化产品不应有电灼伤、氧化膜脱落等影响使用的缺陷。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Ⅱ 一般项目
14.2.3 阳极氧化膜的封孔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铝合金建筑型材 第2部分:阳极氧化、着色型材》GB 5237.2的有关规定。
检查数量:每批取2根,每根取1个试样。
检验方法:检查检验报告。
14.2.4 阳极氧化膜颜色及色差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铝合金建筑型材 第2部分:阳极氧化、着色型材》GB 5237.2的有关规定。
检查数量:按本规范表14.2.1-2。
检验方法:检查检验报告。
14.3 涂装
Ⅰ 主控项目
14.3.1 电泳涂漆复合膜的厚度应符合表14.3.1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本规范表14.2.1-2。
检验方法:可按现行国家标准《非磁性基体金属上非导电覆盖层 覆盖层厚度测量 涡流法》GB/T 4957或《金属和氧化物覆盖层厚度测量显微镜法》GB/T 6462规定的方法,或检查检验报告。
表14.3.1 电泳涂漆复合膜厚度(μm)

14.3.2 装饰面上粉末喷涂的涂层的最小局部厚度大于等于40μm,最大局部厚度小于等于120μm。
检查数量:按本规范表14.2.1-2。
检验方法:可按现行国家标准《非磁性基体金属上非导电覆盖层 覆盖层厚度测量 涡流法》GB/T 4957规定的方法,或检查检验报告。
14.3.3 装饰面上氟碳喷涂的漆膜厚度应符合表14.3.3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本规范表14.2.1-2。
检验方法:可按现行国家标准《非磁性基体金属上非导电覆盖层 覆盖层厚度测量 涡流法》GB/T 4957规定的方法,或检查检验报告。
表14.3.3 氟碳喷漆的漆膜厚度(μm)

14.3.4 电泳涂漆前,型材外观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铝合金建筑型材》GB 5237.1的有关规定。涂漆后的漆膜应均匀、整洁,不应有皱纹、裂纹、气泡、流痕、夹杂物、发粘和漆膜脱落的缺陷。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14.3.5 粉末喷涂型装饰面上的涂层应平滑、均匀,不应有皱纹、流痕、鼓泡、裂纹、发粘等缺陷。可允许有轻微的桔皮现象,其允许程度应由供需双方商定的实物标样表明。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14.3.6 氟碳喷涂型材装饰面上的涂层应平滑、均匀,不应有皱纹、流痕、鼓泡、裂纹、发粘等缺陷。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Ⅱ 一般项目
14.3.7 电泳涂漆型材的漆膜附着力、漆膜硬度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铝合金建筑型材 第3部分:电泳喷漆型材》GB 5237.3的有关规定。
检查数量:每批取2根,每根取1个试样。
检验方法:漆膜附着力按现行国家标准《色漆和清漆 漆膜的划格试验》GB/T 9286中胶带法的规定检验,漆膜硬度按现行国家标准《色漆和清漆 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GB/T 6739的规定,或检查检验报告。
14.3.8 电泳涂漆型材漆膜的颜色及色差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铝合金建筑型材 第3部分:电泳喷漆型材》GB 5237.3的有关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14.3.9 粉末喷涂型材漆膜的耐冲击性、附着力、压痕硬度、光泽、杯突试验结果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铝合金建筑型材 第4部分:粉末喷涂型材》GB 5237.4的有关规定。
检查数量:每批取2根,每根取1个试样。
检验方法:耐冲击性按现行国家标准《漆膜耐冲击性测定法》GB/T 1732的规定检验;附着力按现行国家标准《色漆和清漆 漆膜的划格试验》GB/T 9286的规定试验,划格间距为2mm;压痕硬度按现行国家标准《色漆和清漆 巴克霍尔兹压痕试验》GB/T 9275的规定检验;光泽按现行国家标准《色漆和清漆 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 漆膜元20°、60°和85°镜面光泽的测定》GB/T 9754的规定检验;杯突试验按现行国家标准《色漆和清漆 杯突试验》GB/T 9753的规定,或检查检验报告。
14.3.10 粉末喷涂型材漆膜的颜色及色差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铝合金建筑型材 第4部分:粉末喷涂型材》GB 5237.4的有关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宜采用目视法,按现行国家标准《色漆和清漆 色漆的目视比色》GB/T 9761中在规定的照明条件和观察条件下观察待比较的色漆涂膜的颜色,也可在自然日光下或人造光源下进行,或检查检验报告。
14.3.11 氟碳喷涂型材漆膜的硬度、耐冲击性、附着力、光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铝合金建筑型材 第5部分:氟碳喷涂型材》GB 5237.4的有关规定。
检查数量:每批取2根,每根取1个试样。
检验方法:涂层硬度按现行国家标准《色漆和清漆 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GB/T 6739中B法的规定检验;耐冲击性按现行国家标准《漆膜耐冲击性测定法》GB/T 1732的规定检验;附着力按现行国家标准《色漆和清漆 漆膜的划格试验》GB/T 9286的规定试验,划格间距为1mm;关泽按现行国家标准《色漆和清漆 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 漆膜元20°、60°和85°镜面光泽的测定》GB/T 9754的规定检验,或检查检验报告。
14.3.12 氟碳喷涂型材漆膜的颜色及色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铝合金建筑型材 第4部分:粉末喷涂型材》GB 5237.4的有关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一般情况下采用目视法,按现行国家标准《色漆和清漆 色漆的目视比色》GB/T 9761中在规定的照明条件和观察条件下观察待比较的色漆涂膜的颜色,也可在自然日光下或人造光源下进行,或检查检验报告。
14.4 隔离
主控项目
14.4.1 当铝合金材料与不锈钢以外的其他金属材料或含酸性、碱性的非金属材料接触、紧固时,应采用隔离材料。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测检查。
14.4.2 隔离材料严禁与铝合金材料及相接触的其他金属材料产生电偶腐蚀。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测检查。
条文说明
14 防腐处理工程
14.1 一般规定
14.1.1 由于铝合金材料的防腐处理通常由铝合金材料供应商在加工厂里进行,因此验收时常用观察检查或检查检验报告的方式进行。
14.4 隔离
14.4.1 当铝合金材料同其他金属材料(除不锈钢外)或含酸性或碱性的非金属材料链接、接触时,容易同相接触的其他材料发生电偶腐蚀。这时,应在铝合金材料与其他材料之间采用油漆、橡胶或聚四氟乙烯等隔离材料。本条文为强制性条文。
14.4.2 采用隔离材料主要是为了防止铝合金材料与相接触的其他金属材料产生静电腐蚀,因此隔离材料与铝合金材料及相接触的其他金属材料应严禁产生静电腐蚀。本条文为强制性条文。
原创文章,作者:中建品质工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inzhigc.com/flfg/jianzhugongcheng/zhutijiegou/lvhejinjiegou/fangfuchuli/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