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208-2011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6特殊施工法结构防水工程
6.1锚喷支护
6.1.1锚喷支护适用于暗挖法地下工程的支护结构及复合式衬 砌的初期支护。
6.1.2喷射混凝土施工前,应根据围岩裂隙及渗漏水的情况, 预先采用引排或注浆堵水。
6.1.3喷射混凝土所用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选用普通桂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
2中砂或粗砂的细度模数宜大于2.5,含泥量不应大于 3.0%;干法喷射时,含水率宜为5%〜7%;
3采用卵石或碎石,粒径不应大于15mm,含泥量不应大于1.0%;使用碱性速凝剂时,不得使用含有活性二氧化硅的石料;
4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5速凝剂的初凝时间不应大于5min,终凝时间不应大 于 lOmin。
6.1.4混合料必须计量准确,搅拌均匀,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泥与砂石质量比宜为1:4〜1:4.5,砂率宜为45 %〜55%,水胶比不得大于0.45,外加剂和外掺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2水泥和速凝剂称量允许偏差均为±2%,砂、石称量允许偏差均为± 3%;
3混合料在运输和存放过程中严防受潮,存放时间不应超过2h;当掺入速凝剂时,存放时间不应超过20min。
6.1.5喷射混凝土终凝2h后应采取喷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当气温低于5°C时,不得喷水养护。
6.1.6喷射混凝土试件制作组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地下铁道工程应按区间或小于区间断面的结构,每20延米拱和墙各取抗压试件一组;车站取抗压试件两组。其他工程应按每喷射50m3同一配合比的混合料或混合料小于50m3的独立工程取抗压试件一组。
2地下铁道工程应按区间结构每40延米取抗渗试件一组; 车站每20延米取抗渗试件一组。其他工程当设计有抗渗要求时, 可增做抗渗性能试验。
6.1.7锚杆必须进行抗拔力试验。同一批锚杆每100根应取一组试件,每组3根,不足100根也取3根。同一批试件抗拔力平均值不应小于设计锚固力,且同一批试件抗拔力的最小值不应于设计锚固力的90%。
6.1.8锚喷支护分项工程检验批的抽样检验数量,应按区间苺 小于区间断面的结构每20延米抽查1处,车站每10延米抽查1处,每处10m2,且不得少于3处。
I 主控项目
6.1.9喷射混凝土所用原材料、混合料配合比及钢筋网、锚杆、钢拱架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产品性能检测报告、计量措施和材料进场检验报告。
6.1.10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渗性能和锚杆抗拔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渗性能检验报告和锚杆抗拔力检验报告。
6.1.11锚喷支护的渗漏水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渗漏水检测记录。
Ⅱ—般项目
6.1.12喷层与围岩以及喷层之间应粘结紧密,不得有空鼓现象。
检验方法:用小锤轻击检查。
6.1.13喷层厚度有60%以上检査点不应小于设计厚度,最小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厚度的50%,且平均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厚度。
检验方法:用针探法或凿孔法检査。
6.1.14喷射混凝土应密实、平整,无裂缝、脱落、漏喷、露筋。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1.15喷射混凝土表面平整度D/L不得大于1/6。
检验方法:尺量检査。
6.2地下连续墙
6.2.1地下连续墙适用于地下工程的主体结构、支护结构以及 复合式衬砌的初期支护。
6.2.2地下连续墙应采用防水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不应小于 400kg/m3,水胶比不得大于0.55,坍落度不得小于180mm。
6.2.3地下连续墙施工时,混凝土应按每一个单元槽段留置一组抗压试件,每5个槽段留置一组抗渗试件。
6.2.4叠合式侧墙.的地下连续墙与内衬结构连接处,应凿毛并 清洗干净,必要时应作特殊防水处理。
6.2.5地下连续墙应根据工程要求和施工条件减少槽段数量; 地下连续墙槽段接缝应避开拐角部位。
6.2.6地下连续墙如有裂缝、孔洞、露筋等缺陷,应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修补;地下连续墙槽段接缝如有渗漏,应采用引排或注浆封堵。
6.2.7地下连续墙分项工程检验批的抽样检验数量,应按每连续5个槽段抽査1个槽段,且不得少于3个槽段。
I 主控项目
6.2.8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及坍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产品性能检测报告、计量措施和材料进场检验报吿。
6.2.9防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检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渗性能检验报告。
6.2.10地下连续墙的渗漏水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査和检查渗漏水检测记录。
Ⅱ—般项目
6.2.11地下连续墙的槽段接缝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査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6.2.12地下连续墙墙面不得有露筋、露石和夹泥现象。
检验方法:观察检査。
6.2.13地下连续墙墙体表面平整度,临时支护墙体允许偏差应为50mm,单一或复合墙体允许偏差应为30mm。
检验方法:尺量检查。
6.3盾构隧道
6.3.1盾构隧道适用于在软土和软岩土中釆用盾构掘进和拼装管片方法修建的衬砌结构。
6.3.2盾构隧道衬砲防水措施应按表6.3.2选用。
表6.3.2盾构隧道衬砌防水措施
6.3.3钢筋混凝土管片的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片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渗性能以及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2管片不应有露筋、孔洞、疏松、夹渣、有害裂缝、缺棱掉角、飞边等缺陷;
3单块管片制作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3.3的规定。
表6.3.3单块管片制作尺寸允许偏差
6.3.4钢筋混凝土管片抗压和抗渗试件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直径8m以下隧道,同一配合比按每生产10环制作抗压 试件一组,每生产30环制作抗渗试件一组;
2直径8m以上隧道,同一配合比按每工作台班制作抗压试件一组,每生产10环制作抗渗试件一组。
6.3.5钢筋混凝土管片的单块抗渗检漏应符合下列规定:
1检验数量:管片每生产100环应抽查1块管片进行检漏 测试,连续3次达到检漏标准,则改为每生产200环抽査1块管片,再连续3次达到检漏标准,按最终检测频率为400环抽查1块管片进行检漏测试。如出现一次不达标,则恢复每100环抽查1块管片的最初检漏频率,再按上述要求进行抽检。当检漏频率为每100环抽査1块时,如出现不达标,则双倍复检,如再出现不达标,必须逐块检漏。
2检漏标准:管片外表在O.SMPa水压力下,恒压3h,渗水进入管片外背高度不超过50mm为合格。
6.3.6盾构隧道衬砌的管片密封垫防水应鮮下列规定:
1密封塾沟槽表面应干燥、无灰尘,雨天不得进行密封垫粘雌工;
2密封塾应与沟槽紧密贴合,不得有起鼓、超长和缺口现象
3密封垫粘贴完毕并达到规定强度后,方可进行管片拼装;
4采用遇水膨胀橡胶密封垫时,非粘贴面应涂刷缓膨胀剂或采取符合缓膨胀的措施。
6.3.7盾构隧道衬砲的管片嵌缝材料防水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根据盾构施工方法和隧道的稳定性,确定嵌缝作业开始的时间;
2嵌缝槽如有缺损,应采用与管片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的聚合物水泥砂浆修补;
3嵌缝槽表面应坚实、平整、洁净、干燥;
4嵌缝作业应在无明显渗水后进行;
5嵌填材料施工时,应先刷涂基层处理剂,嵌填应密实、平整。
6.3.8盾构隧道衬砌的管片密封剂防水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接缝管片渗漏时,应釆用密封剂堵漏;
2密封剂注入口应无缺损,注人通道应通畅;
3密封剂材料注入施工前,应采取控制注入范围的措施。
6.3.9盾构隧道衬砌的管片螺孔密封圈防水应符合下列规定:
1螺栓抒紧前,应确保螺栓孔密封圈定位准确,并与螺检孔沟槽相贴合;
2螺栓孔渗漏时,应釆取封堵措施,
3不得使用已破损或提前膨胀的密封圈。
6.3.10盾构隧道分项工程检验批的抽样检验数量,应按每连续5环抽查1环,且不得少于3环。
Ⅰ工主控项目
6. 3.11盾构隧道衬砌所用防水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产品性能检测报告和材料进场检验报告。
6.3.12钢筋混凝土管片的抗压强度和抗渗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査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渗性能检验报告和管片单块检漏测试报告。
6.3.13盾构隧道衬砌的渗漏水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査和检查渗漏水检测记录。
Ⅱ—般项目
6.3.14管片接缝密封垫及其沟槽的断面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査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6.3.15密封垫在沟槽内应套箍和粘贴牢固,不得歪斜、扭曲。
检验方法:观察检査。
6.3.16管片嵌缝槽的深宽比及断面构造形式、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査和检査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6.3.17嵌缝材料嵌填应密实、连续、饱满,表面平整,密贴牢固。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3.18管片的环向及纵向螺栓应全部穿进并拧紧;衬砌内表面的外露铁件防腐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4沉井
6.4.1沉井适用于下沉施工的迪下建筑物或枸筑物。
6.4.2沉井结构应采用防水混凝土浇筑。沉井分段制作时,施工缝的防水措施应符合本规范第5.1节的有关规定;固定模板的 螺栓穿过混凝土井壁时,螺栓部位的防水处理应符合本规范第5.5. 6条的规定。
6.4.3沉井干封底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沉井基底土面应全部挖至设计标高,待其下沉稳定后再将井内积水排干;
2清除浮土杂物,底板与井壁连接部位应凿毛、清洗干净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及时浇筑防水混凝土封底;
3在软土中封底时,宜分格逐段对称进行;
4封底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从底板上的集水井中不间断地抽水;
5封底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停止抽水;集水井的封堵应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填充捣实,并用法兰、焊接钢板等方袪封平。
6.4.4沉井水下封底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井底应将浮泥清除干净,并铺碎石垫层;
2底板与井壁连接部位应冲刷干净;
3封底宜采用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其坍落度宜为180mm〜 220mm;
4封底混凝土应在沉井全部底面积上连续均匀浇筑;
5封底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从井内抽水,并应检查封底质量。
6.4.5防水混凝土底板应连续浇筑,不得留设施工缝;底板与井壁接缝处的防水处理应符合本规范第5. 1节的有关规定。
6.4.6沉井分项工程检验批的抽样检验数量,应按混凝土外漏面积每100m2抽查1处,每处l0m2,且不得少于3处。
I主控项目
6.4.7沉井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及坍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产品性能检测报告、计量措施
和材料进场检-验报告。
6.4.8沉井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渗性能检验报告。
6.4.9沉井的渗漏水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渗漏水检测记录。
Ⅱ—般项目
6.4.10沉井干封底和水下封底的施工应符合本规范第6.4.3条和第6.4.4条的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检査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6.4.11沉井底板与井璧接缝处的防水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査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6.5逆筑结构
6.5.1逆筑结构适用于地下连续墙为主体结构或地下连续墙与内衬构成复合式衬砌进行逆筑法施工的地下工程。
6.5.2地下连续墙为主体结构逆筑法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地下连续墙墙面应凿毛、清洗干净,并宜做水泥砂浆防水层;
2地下连续墙与顶板、中楼板、底板接缝部位应凿毛处理,施工缝的施工应符合本规范第5.1节的有关规定;
3钢筋接驳器处宜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
6.5.3地下连续墙与内衬构成复合式衬砌逆筑法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第6.5.2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顶板及中楼板下部500mm内衬墙应同时浇筑,内衬墙下部应做成斜坡形;斜坡形下部应预留300mm〜500mm空间,并应待下部先浇混凝土施工14d后再行浇筑;
2浇筑混凝土前,内衬墙的接缝面应凿毛、清洗干净,并应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或止水胶和预埋注浆管;
3内衬墙的后浇筑混凝土应釆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口宜高于斜坡顶端200mm以上。
6.5.4内衬墙垂直施工缝应与地下连续墙的槽段接缝相互错开2.0m〜3.0m。
6.5.5底板混凝土应连续浇筑,不宜留设施工缝;底板与桩头 接缝部位的防水处理应符合本规范第5.7节的有关规定。
6.5.6底板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停止降水,并应将降水井封堵密实。
6.5.7逆筑结构分项工程检验批的抽样检验数量,应按混凝土外露面积每100m2抽査1处,每处l0m2,且不得少于3处。
I 主控项目
6.5.8补偿收缩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及坍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产品性能检测报告、计量措施和材料进场检验报告。
6.5.9内衬墙接缝用遇水膨胀止水条或止水胶和预埋注浆管必须符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产品性能检测报告和材料进场检验报告。
6.5.10逆筑结构的渗漏水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渗漏水检测记录。
Ⅱ一般项目
6.5. 11逆筑结构的施工应符合本规范第6.5.2条和第6.5.3条的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检査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6.5.12遇水膨胀止水条的施工应符合本规范第5.1.8条的颊 定;遇水膨胀止水胶的施工应符合本规范第5.1.9条的规定;预 埋注裝管的施工应符合本规范第5.1.10条的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原创文章,作者:中建品质工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inzhigc.com/flfg/jianzhugongcheng/dijiyujichu/dixiafangshui/teshushigongfajiegoufangshui/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