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208-2011地下防水施工验收(排水工程)

GB50208-2011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细部机构防水工程) 7排水工程 7.1渗排水、盲沟排水 7.1.1渗排水适用于无自流排水条件、防水要求较高且有抗浮 要求的地下工程。盲沟排水适用

  GB50208-2011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细部机构防水工程)

  7排水工程

  7.1渗排水、盲沟排水

  7.1.1渗排水适用于无自流排水条件、防水要求较高且有抗浮 要求的地下工程。盲沟排水适用于地基为弱透水性土层、地下水 量不大或排水面积较小,地下水位在结构底板以下或在丰水期地 下水位高于结构底板的地下工程。

  7.1.2渗排水应符合下列规定:

  1渗排水层用砂、石应洁净,含泥量不应大于2.0%;

  2粗砂过滤层总厚度宜为300mm,如较厚时应分层铺填; 过滤层与基坑土层接触处,应采用厚度为〜150mm、粒 径为5mm〜10mm的石子铺填;

  3集水管应设置在粗砂过滤层下部,坡度不宜小于1%, 且不得有倒坡现象。集水管之间的距离宜为5m〜10m,并与集水井相通;

  4工程底板与渗排水层之间应做隔浆层,建筑周围的渗排 水层顶面应做散水坡。

  7.1.3盲沟排水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盲沟成型尺寸和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盲沟的类型及盲沟与基础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

  3盲沟用砂、石应洁净,含泥量不应大于2.0%;

  4盲沟反滤层的层次和粒径组_成应符^表7.1. 3的规定;

  表7.1.3盲沟反滤层的层次和粒径组成

GB50208-2011地下防水施工验收(排水工程)

  5盲沟在转弯处和高低处应设置检查井,出水口处应设置滤水箅子。

  7.1.4渗排水、盲沟排水均应在地基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施工。 7.1.5集水管宜采用无砂混凝土管、硬质塑料管或软式透水管。

  7. 1. 6渗排水、盲沟排水分项工程检验批的抽样检验数量,应按 10%抽查,其中按两轴线间或10延米为1处,且不得少于3处。

  I 主控项目

  7.1.7盲沟反滤层的层次和粒径组成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砂、石试验报告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7.1.8集水管的埋置深度和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Ⅱ —般项目

  7.1.9渗排水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7.1.12渗排水层的铺设应分层、铺平、拍实。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7.1.11盲沟排水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7.1.12集水管采用平接式或承插式接口应连接牢固,不得扭曲 变形和错位。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7.2隧道排水、坑道排水

  7.2.1隧道排水、.坑道排水适用于贴壁式、复合式、离壁式衬砌。 7.2.2隧道或坑道内如设置排水泵房时,主排水泵站和辅助排 水泵站、集水池的有效容积应符合设计要求。

  7.2.3主排水泵站、辅助排水泵站和污水泵房的废水及污水, 应分别排入城市雨水和污水管道系统。污水的排放尚应符合国家

  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7.2.4坑道排水应符合有关特殊功能设计的要求。

  7.2.5隧道贴壁式、复合式衬砲围岩疏导排水应符合下列规定:

  1集中地下水出露处,宜在衬砌背后设置盲沟、盲管或钻 孔等引排措施;

  2水量较大、出水面广时,衬砌背后应设置环向、纵向盲 沟组成排水系统,将水集排至排水沟内;.

  3当地下水丰富、含水层明显且有补给来源时,可采用辅 助坑道或泄水洞等截、排水设施。

  7.2.6盲沟中心宜采用无砂混凝土管或硬质塑料管,其管周围 应设置反滤层;盲管应采用软式透水管。

  7.2.7排水明沟的纵向坡度应与隧道或坑道坡度一致,排水明 沟应设置盖板和检査井。

  7.2.8隧道离壁式衬砌侧墙外排水沟应做成明沟,其纵向坡度不应小于0.5 %。

  7.2.9 隧道排水、坑道排水分项工程检验批的抽样检验数量, 应按10%抽查,其中按两轴线间或每10延米为1处,且不得少于3处。

  Ⅰ主控项目

  7.2.10盲沟反滤层的层次和粒径组成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査砂、石试验拫告^

  7.2.11无砂混凝土管、硬质塑料管或软式透水管必须符合设计 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和产品性能检测报告。

  7.2.12隧道、坑道排水系统必须通畅。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Ⅱ一般项目

  7.2.13盲沟、盲管及横向导水管的管径、间距、坡度均应符合

  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7.2.14隧道或坑道内排水明沟及离壁式衬砌外排水沟,其断預 尺寸及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7.2.15盲管应与岩壁或初期支护密贴,并应固定牢固;环向, 纵向盲管接头宜与盲管相配套。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7.2.16贴壁式、复合式衬砌的盲沟与混凝土衬砌接触部位应侦 隔楽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7.3塑料排水板排水

  7.3.1塑料排水板适用于无自流排水条件且防水要求较高的划 下工程以及地下工程种植顶板排水。

  7.3.2塑料排水板应选用抗压强度大且耐久性好的凸凹型排水板。

  7.3.3塑料排水板排水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宜符合以下工艺流程:

  1室内底板排水按混凝土底板→铺设塑料排水板(支点向下)→混凝土垫层→配筋混凝土面层等顺序进行;

  2室内侧墙排水按混凝土侧墙→粘贴塑料排水板(支点向墙面)→钢丝网固定→水泥砂浆面层等顺序进行;

  3种植顶板排水按混凝土顶板→找坡层→防水层→混凝土保护层铺设塑料排水板(支点向上)→铺设土工布→覆土等顺序进行;

  4隧道或坑道排水按初期支护→铺设土工布→铺设塑料排水板(支点向初期支护)→二次衬砌结构等顺序进行;

  7.3.4铺设塑料排水板应采用搭接法施工,长短边搭接宽度均 不应小于lOOmm。塑料排水板的接缝处宜采用配套胶粘剂粘结或热熔焊接。

  7.3.5地下工程种植顶板种植土若低于周边土体,塑料排水板排水层必须结合排水沟或盲沟分区设置,并保证排水畅通。

  7.3.6塑料排水板应与土工布复合麵。土工布宜采用200g/m2〜 400g/m2的聚酯无纺布。土工布应铺设在塑料排水板的凸面上, 相邻土工布搭接宽度不应小于200mm,搭接部位应采用粘合或缝合。

  7.3.7塑料排水板排水分项工程检验批的抽样检验数量,应按铺设面积每100m2抽查1处,每处10m2,且不得少于3处。

  I 主控项目

  7.3.8塑料排水板和土工布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产品性能检测报告。

  7.3.9塑料排水板排水层必须与排水系统连通,不得有堵塞现象。

  检验方法:观察检査。

  Ⅱ—般项目

  7.3.10塑料排水板排水层构造做法应符合本规范第7.3.3条的 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检査和检査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7.3.11塑料排水板的搭接宽度和搭接方法应符合本规范第

  7.3.4条的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査。

  7.3.12 土工布铺设应平整、无折皱;土工布的搭接宽度和搭接 方法应符合本规范第7.3.6条的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原创文章,作者:中建品质工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inzhigc.com/flfg/jianzhugongcheng/dijiyujichu/dixiafangshui/paishui/390.html

Like (0)
Previous 2019年3月26日
Next 2019年3月26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